文化建设

饮水思源
发布时间:2012-12-04 作者:李振声 浏览次数:175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农学专业1951届的毕业生李振声,有幸在这里接受母校授予的最高荣誉—杰出校友奖,感到非常激动和高兴!同时对母校给我的教育、培养和大家对我的鼓励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所表示的衷心感谢不是客套话,而是发自内心的感情表达。因为,没有当时老师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果。一个人不论你年龄有多大,不论你做出了什么样的成绩,永远都不应忘记你是怎样成长起来的,是谁培养教育了你,一定要饮水思源,不忘师恩。下面我想谈谈在校学习时,老师对我们的教育和就业后对自己工作的影响。也许同学们从中可以受到一点启发。

       我毕业至今已经61年,但在校学习情景仍然历历在目。我于1948年入学,1951年毕业。当时的条件比较差,吃的是窝窝头,睡得是5个人在一起的炕,没有电视机、收音机和手机,但是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是非常高涨的!白天上课,晚上自觉到教室自习。同学间互帮互学,无论是基础课或是专业课,到毕业时成绩都不错,没有一个掉队的。老师讲课很认真。当时余松烈老师给我们讲生物统计和遗传学,为了督促同学们学习,经常有小测验,打分也很严。有一次考遗传课,我得了高分,很高兴!至今仍记忆犹新。师生之间的感情很深厚,记得在文革中,余松烈老师被下放到滕县农村,我知道后,带着对老师的感恩之情,从陕西乘火车到滕县,在农村找到了余老师。让我没想到的是,老师正在地里给麦苗上栓小牌子,记载一级、二级、三级分蘖发生的时间和规律。我很感动,老师也很感动!我感动的是在这样艰苦、毫无设备的情况下他还在做研究;他感动的是在文革中社会上十分混乱的情况下,他的学生还从千里之外来看他。此时此刻,师生之情,的确是难以言表!当我要走的时候,老师送我很远、很远!互相依依不舍,直到彼此已经看不到身影,我才离去。

        学校除重视基础课与专业课外,对实习课也有具体要求,主要是强调要自己动手,独立思考,联系实际。我至今牢记不忘的实习课有两次:一次是听了沈寿铨老师的小麦育种课后,在农场做小麦杂交实习,当时在地边看到有一种叫“野麦子”的植物(就是鹅冠草),联想到老师讲的小麦进化史,于是就产生了用它与小麦杂交念头。我采集了它们的花粉,带到实验室在显微镜下进行了观察,看到虽然小麦和草的花粉颜色不同,但花粉粒的大小是一样的,于是就在去过雄的小麦雌蕊上涂抹了野麦子的花粉,做了不少,一个也没有成功。试验虽然失败了,但毕竟是一次探索性的尝试。另外,就是在上植物生理课时,郑光华老师教我们做嫁接,接穗是番茄,砧木是土豆。实习课完后,我就将嫁接苗带回宿舍,栽在门前的一块小地上。苗子成活了,我就认真管理,期盼着能得到上边接番茄、下边接马铃薯的结果。但因季节晚了,番茄开了花,没有结果;根部也没有接马铃薯。就是这两次实习,为我后来从事小麦远缘杂交起到了启蒙作用。

        我讲这一段历史的目的,就是希望同学们要珍惜现在这样优越的条件、珍惜老师们的谆谆教导、珍惜你宝贵的青春年华,努力学好基础课、专业课、实习课和做好毕业论文,一方面学习、理解和真正掌握各种有关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这两方面能力的提高,无疑对未来走向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下边我想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因为一个学生无法事先知道你毕业后究竟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也无法知道在你一生中工作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就要求你必须做好能适应各种不同需要的准备。例如,我在毕业时,对小麦遗传育种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刚好又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工作,本以为可以如愿以偿了,但偏偏事与愿违,没有被分配“遗传组”;而是分配到“栽培组”,导师是一位美国留学的土壤物理学博士,冯兆林先生。他的研究课题是土壤改良,幸亏我在学校学到了一些土壤学的基础知识,很快适应了他的工作要求。随后,他研究草田轮作制,我被分配做牧草种质资源研究,收集了800多种牧草,建立了种质资源圃。但是,没想到,1956年又根据国家支援大西北建设的需要,调到陕西杨凌中科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那里的主要作物是小麦,当时最严重的问题是小麦条锈病大流行,造成严重减产。在这种背景下,我提出了用牧草与小麦杂交提高小麦抗病性的设想,计划被所长批准了。绝对没有想到,在工作5年后,因为调动工作,竟然圆了我在学校时用野麦子和小麦杂交的梦想,从此小麦远缘杂交成了我一生的事业。

       同学们,人的一生,会有很多预想不到的变化,要主动地去适应这些变化,就需要有丰富的基础知识和独立思考的应变能力。所以,我再重复一遍,希望你们珍惜现在这样优越的条件、珍惜老师们的谆谆教导、珍惜你宝贵的青春年华,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丰富自己的基础知识和独立思考处理问题的能力,做好进入社会、施展才华、为强国富民做贡献的准备,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力争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再一次感谢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 © 山东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023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