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展学生的跨文化思维,我院德语教学部于3月28日晚特别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由徐洋老师主讲,主题为《充满未知与冒险的遥远美丽国度——1950年以来德语儿童青少年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吸引了众多师生积极参与。
讲座伊始,徐洋老师以全球视野为切入点,对世界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及比较文学领域的形象研究进行了全面概述。她特别提及卡夫卡的《中国长城建造时》以及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通过这两部经典作品,为在场师生勾勒出世界文学视角下中国形象的基本轮廓,奠定了深入探讨的学术基调。
随后,徐洋老师将焦点精准聚焦于德语儿童与青少年文学,分析了该领域作品中中国形象的塑造特点。她指出,在儿童文学中,中国常被描绘为一个富足安定、人民聪慧且热心助人的国家,故事多围绕友情、爱情与道德展开,整体基调温和友善,较少带有偏见。而在青少年文学中,中国形象往往与特定历史时期紧密相关,常被作为欧洲政治、经济及文化背景的映射,其中不乏偏见色彩。基于这一现象,徐洋老师引导大家思考:跨文化叙述如何影响不同国家的文化理解? 她鼓励同学们批判性地审视德语儿童与青少年文学中的他国形象,探索其在跨文化理解与误解中的作用。
在讲座的最后环节,徐洋老师与同学们展开了深入互动,共同探讨如何从多维度塑造和传播中国文化,构建更加立体的中国形象。她强调,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关键在于打破文化壁垒,促进跨文化理解,实现不同文明间的互鉴共进。
整场讲座内容丰富详实,形式生动有趣。徐洋老师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为师生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跨文化学术盛宴。讲座不仅让同学们对德国文化有了更深入、全面的认识,也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对德语学习的兴趣,点燃了探索德语世界的热情。许多同学表示,这场讲座仿佛带领他们踏上了一段奇妙的文化之旅,让他们对跨文化交流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思考跨文化传播的机会,为未来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奠定了基础。